广东珠海把好“三关”带头过好紧日子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。广东省珠海市财政局深入贯彻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,科学统筹财政资源,提升管财理财水平,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。
一是把好“制度关”,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。深入贯彻降本增效十条举措,从办公用房、论坛展会、政府采购等领域作出细化规定,推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成为常态。运用成本绩效理念细化项目审核,逐步形成统一支出标准151条,实现标准广覆盖、执行有依据。年初修订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定额标准,按车辆类型、车龄等要素分类分档精细化管理,每年节约财政资金约835万元。 二是把好“预算关”,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。强化支出刚性约束,部门“三公”经费、行政经费、政府购买服务预算“只减不增”,市级公用经费按5%压减,1—4月“三公”经费同比下降8.2%。加强统筹集约和成本控制,将信息化系统新建项目全部由政数局统筹进行盘子总控,从源头杜绝低效重复建设。严禁“零建设费用、高运维费用”的项目,按市场化原则从低核定信息化运维项目经费,在提升信息化成效的前提下,近两年压减财政资金超2100万元,提高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。运用项目前置审核、科室初审、局内交叉审核、现场联审、绩效评审、预算汇审“六重滤网”审核机制,2025年市直部门预算较上年压减22%。 三是把好“绩效关”,构建勤俭节约长效机制。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,对经费节约成效明显的单位,在年终绩效考核时加大加分奖励力度。收集梳理绩效管理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典型案例,便于各区、各部门对照自查,减少项目筹划和实施阶段可能出现的资源浪费。举办全市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专题培训班,覆盖市直90余个预算单位和各区财政部门,让每一分财政资金花在“刀刃”上的绩效理念渗透于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中。